人人都想咬一口 苹果在华遭遇连环诉讼
2012-07-04 13:16漫画杨仕成 人人都想“咬一口” 苹果在华遭遇连环诉讼
或因受到iPad商标诉讼案唯冠获赔6000万美元的刺激,多企业起诉苹果侵权
《苹果支付唯冠6000万美元和解商标案》追踪
上海一家公司起诉苹果Siri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权,索赔金额很可能会超过iPad商标案
业内人士认为,拿下专利“守株待兔”期待巨额索赔的做法不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因iPad商标诉讼案,唯冠一口咬下苹果6000万美元,或许受巨额赔偿费用刺激,近日国内多家厂商效仿唯冠起诉苹果侵权。
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获悉,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状,起诉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侵犯其“雪豹”商标权,并要求赔偿50万元。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并将于7月10日开庭。
不过,这还没完。苹果在中国正遭遇连环诉讼,多场正在“预谋”的案件正在上演。
案例一
苹果被起诉Siri涉嫌侵权
记者前天从上海某法院确认,已经收到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臻网络”)的诉状,被告正是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美国的苹果公司。智臻网络认为苹果公司iPhone4S中的Siri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权(ZL200410053749.9)。记者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看到,这个名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小i机器人)的专利,公告日为2006年2月15日,专利权人为智臻网络的法定代表人袁辉。
智臻网络于2012年5月,向苹果公司发送了律师函,希望通过协商解决此专利纠纷,不过苹果公司签收函件后未予回复。2012年6月21日,智臻网络向上海某法院提起专利诉讼,6月26日法院出具受理及立案调解告知书。该法院人士确认,案件正在诉前调解阶段。
不过,该案并未涉及金额,只是要求法院确认苹果侵权,并且承担诉讼费。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只是一个诉讼策略,一旦法院确认侵权,可以再行提起索赔,或者据此与苹果公司谈判,而金额很可能会超过iPad的商标案。
案例二
“ipod”专利权叫价600万
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起向苹果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2005年,“一种智能音频服务器”专利权人蔡耀华发现苹果销售的iPod系列产品与其专利相比,都具有相同的大容量音频存储能力、编辑和播放功能,手段和效果基本相同,只是材料、尺寸、容量、大小有差异或延伸,都属于其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包括后期的iPad、iPhone等产品都包含全部iPod的功能,他坚持认为这些同样侵犯了他的专利权。
蔡耀华透露,苹果公司曾与其沟通是否可以30万美元购买专利和解,但蔡先生认为其专利不低于600万美元。多次交涉无果而终,蔡耀华于2008年1月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停止苹果公司侵权,并向法院提出处以罚金的诉求。但苹果公司很快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蔡耀华的发明专利无效并获通过,其后,蔡耀华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一审败诉后,二审还在审理中。
业内观察
行业乱象引发跟风效应“无用专利”坐等巨额索赔
不过,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看来,这些是业内的乱象,因为此前对于苹果公司的巨额赔偿鼓舞了很多人,所以才引发不少跟风效应。“在国内外,都存在一些‘无用专利’,它们未必有什么直接的实际用途,但是等到其他公司开发产品涉及到它的时候,就会被要求巨额的专利费用。”李易认为,这种拿下专利守株待兔的做法不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还是要拿出过硬的产品说话。”李易认为,像“小i机器人”这样的产品并不能跟苹果的Siri抗衡。当然,也有像讯飞语音这样的公司可能因为苹果的产品热销而分上一杯羹。“苹果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但是其他公司不一定能从中分到多少好处。Siri也可能如此。”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唯冠面对如此强悍的跨国企业巨头,并且底气十足打起这起官司,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知识产权争纷中,不畏强手,据理力争,敢于动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这个层面上讲,苹果被唯冠科技“咬”,为我国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以及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可贵的标本。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综合《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行业资讯] WIPO大会关于地理标志的新工作计划草案
[行业资讯] 第八届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行业资讯] “DIOR”家具商标之争见分晓
[行业资讯] 工商总局就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征求意见,提出依法处理
[行业资讯] 你知道吗?商标转让居然有这么多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