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墨知识产权网(ipchina.com) 10月23日消息,一名在黄牛背上吹着横笛的牧童,游荡在美丽的农家田园之中,一幅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图案,典型的杨柳青年画风格,这就是由天津麟记烟卷有限公司于清末生产的5支加嘴的“牛”牌烟标。
清代末年,由于大量的外国卷烟输入中国,导致“中国之利源外溢着每岁不下数万金”。针对这种情况,1903年正在天津推行“实业新政”的袁世凯,谋划在天津小站开办北洋烟草公司。1905年,天津商人杨临斋在金汤桥西开办了临记烟草公司,生产麒麟、福禄、飞鹰、燕牌卷烟。开业之初,正值席卷全国的反对续订《华工条约》的反美爱国运动,天津名人张伯苓、王竹林等,号召全市人民抵制美货。商界、学界率先行动,号召商人和市民不卖不吸美国烟。当时北洋公司的龙球、临记公司的麒麟等卷烟,被人们称为“爱国烟”,受到市民的欢迎,而英美卷烟公司的品海、小美女、绿炮台等卷烟,一时成为滞销货。为了扩大销售,临记公司还与上海华盛公司订立了代销合同,确定由华盛公司负责代理临记卷烟在南方的销售。看到国产卷烟十分畅销,后来爱国商人宋则久开办的天津国货售品所也开办了纸烟工厂。
1908年,临记公司遇灾赔累,由商人纪巨汾承接续办。经邀集绅商入股,新公司仍在原址,更名为麟记烟卷有限公司。纪巨汾是一位聪明的商人,吸收了北洋公司的一些经验,不仅从税收上享受政府的优惠,还在广告上进行大力宣传,聘请日本工艺专家为指导,参考美国工艺加工方式生产烤烟型卷烟。产品除原有几个牌号外,又开发了牛、凤凰、龙旗、鹤等牌号。工厂有职工105人,每天生产40万支,成为当时天津最大的民族卷烟厂。但是工厂的卷烟机、干燥机等设备从日本引进,烟叶、香精从美国进口,所有的卷烟包装(一个大盒内盛50个小盒),都经天津日商赤井洋行从日本印刷,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加,这家工厂在辛亥革命后也被迫停产。
“牛”牌烟标是5支加嘴的款式,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时尚与需求。最初传入中国的舶来品都是10支装卷烟,由于中国人习惯吸旱烟,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为了降低成本,又保留中国人吸旱烟的习惯,英美卷烟公司在华的执行董事唐默斯发明了一种5支1个竹烟嘴装的卷烟,很快推入市场,这种款式十分流行。后来,北洋烟草公司商总董黄思永发明5支加嘴再加一根火柴的卷烟款式,并在农工商部申请专利,却没有流行。
近代天津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北洋烟草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的卷烟厂,也是清代唯一一家官商合办的烟草企业。当时天津集中了优秀的卷烟人才,后来北洋、临记相继歇业,但天津的人才在外地发挥了作用。黄思永在北京开办了爱国卷烟公司,秦辉祖被盛宣怀请到上海,开办了三星烟草公司。后来日本华侨简照南创办南洋烟草公司,就是对应北洋烟草公司之名,希望南北洋成中国卷烟业的掎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