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9日在法国里昂举行“全球专利系统发展下的机遇”主题研讨会,回顾30年来中国与欧洲在知识产权领域密切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深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深化中欧专利制度合作的意义与前景。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于1985年正式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双方在2007年6月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将这一合作逐步从技术支持推向战略合作的新高度。
“在中国专利事业开创初期,正是来自欧洲专利局同仁们的无私帮助,使得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迈出开端性的一步,并在一个较高水平上扬帆起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致辞中说。他表示,30年来,中欧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了全方位交流合作,涉及法律与政策制定、人员培训、专利审查、自动化技术、文献信息等诸多方面。
专利数据共享及管理领域的协同开发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中方引入并参与建设由欧洲专利局创建的专利检索系统“EPOQUE”,随后又与欧方在多语种专利文献互译系统和联合专利分类(CPC)体系方面展开合作,为双方专利申请者创造了更为简化、精准、高效的申请环境。
2013年,中欧开始联合开发一项名为“全球案卷”的专利申请查询系统,专门针对一项专利向多个专利局递交申请的情况,目标是让系统用户可同时查询其专利申请在全世界所有专利局的受理情况。
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指出,中国已建立一套现代化、高效率的专利体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知识产权局每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升至世界首位,奠定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体系不断完善和中欧专利申请制度不断贴近,中欧发明家、创新企业的双向专利申请数量均迅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4年,欧洲专利局每年受理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0倍。2014年,在该局受理的27万余项专利申请当中,中国申请量占总量的9%,排名第四。同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的数量高达92。8万项,其中约12。7万项来自外籍申请者。这些外国申请项目当中,欧洲专利局38个成员国整体约占28%,位居第二。
巴蒂斯泰利说,欧洲专利局受理的中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和电信三大领域,向该局递交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两家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这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中国目前在数字通信领域非凡的创新能力。
他补充道,由于一项专利从申请到批准平均需要三四年时间,因此再过几年,中国在欧洲专利局获批的专利数量必将出现大幅增长。
在研讨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前中国专利局局长高卢麟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发展,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方面的执法特色。他认为,与欧美超过200年的知识产权历史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仍处在发展阶段,应当继续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同时努力提高专利质量,增强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来自中国欧盟商会和法国米其林公司等欧洲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在中国协助和参与投资的经历。一位法国运动生物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创新产品刚刚获得法国颁发的专利,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制度上的巨大进步,令该企业打消了心中疑虑,增加了未来开发中国市场的信心。
谈到中欧双方今后的合作方向,巴蒂斯泰利对记者说,随着同时在欧洲和中国提交专利申请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中欧双方的专利审查员未来能接受相同的职业培训、使用相同的操作工具,加强工作的互补性,从而更好地为申请者提供服务。同时,欧中双方还将继续致力于在世界知识产权局的框架下携手推进知识产权多边合作。
展望未来,申长雨表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愿同欧洲专利局一道,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专利制度的革新与进步,使之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更有效地保护和激励创新,同时为促进中欧乃至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雪飞 周飒昂)



 
                                 
                                 
                                 阿根廷商标注册
 阿根廷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