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讯 昨日,记者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高新区又有24家企业入围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及试点企业名单,数量位居全市前列。近年来,在高新区的扶持下,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百花齐放,涌现出大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知识产权工作“百花齐放”
从创办之初,重庆和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扎根高新区,由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在高新区管委会和主管部门的帮助下,成为全市首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企业。”该公司质量主管胡勇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形成了“电梯安全类”和“消防安全类”两大知识产权体系,包括100余项各类专利和3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和航科技仅仅是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百花齐放”的一个案例。记者从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近三年,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5666件和33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98件,发明专利授权30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1件。
从2010年~2014年,高新区的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为35.7%,专利申请授权年均增长率为25.9%,发明申请年均增长率为61.7%,发明授权年均增长率为24.9%。
2015年,高新区新增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9家,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现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和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近10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近百家。
一年奖了625万元
“我们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高新区的大力引领扶持密不可分。”高新区多家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高新区出台了《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办法》,对获得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近四年,随着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新区知识产权奖励的额度也不断提高,仅2014年,便兑现了625.1万元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资助资金。
毫无疑问,力度极大的奖励政策,也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热情。
近年来,高新区企业的专利数量持续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比85.7%,职务发明占比90%以上,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专利工作的主体。
目前,高新区规上企业中当年有专利产品的为29家,占高新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2.8%;专利产品产值165.1亿元,占高新区总产值的51.7%;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占高新区总主营收入的56.7%,分别高于全市16.7、36.9、43.2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能融资
在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资本化方面,高新区也已经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广泛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形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动态数据库;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联合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企业融资推介会;引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帮助亚德科技、汇贤优策、中元生物等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瓶颈;推动墨希科技引入中科院专利技术成果,成功实现石墨烯薄膜产业化,促进知识产权与资本、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体系和管理机制,筹建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报记者 杨玥